发布人:夏天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3-03-01 09:00
有行业人士认为,这可能与玫琳凯(中国)未跟随前几年的行业涨价风潮有关,2011年,多家直销企业集体涨价,安利(中国)、完美(中国)、无限极(中国)等企业都在其列,且不少企业产品的涨幅甚至在达到20%。
对此,孙谦认为,“产品未涨价可能是几者拉开差距的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玫琳凯(中国)近几年来业绩增长较慢与其产品结构有关。安利、完美、无限极都是以保健品销售为主打产品,雅芳、欧瑞莲虽是以化妆品为主打的企业,但也销售保健品。玫琳凯(中国)却只生产和销售彩妆和护肤品,靠单一的美容产品取得较大的市场业绩非常不易。”
2013年,玫琳凯(中国)对外公布,将投资300~500万美元建立下属合资的彩妆工厂,扩充彩妆产品;投资超过1200万美元在上海建立独资工厂生产研发营养保健品,进军保健食品领域。这说明玫琳凯(中国)已经认识到产品线单一这一问题,将扩充产品线作为眼下的重点工作。
但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玫琳凯(中国)还需要做更多努力。安利、完美、无限极能取得突破百万的业绩,在于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大单产品的大幅拉动。玫琳凯(中国)产品的价格偏低、功能定位也比较大众化。这一特点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近几年来,在占领大城市市场后,玫琳凯(中国)意图通过市场渗透发力于三四线市场,却并没有获得较好的突破和发展。“在一线城市,玫琳凯(中国)不能抢占高档产品市场。安利、如新等直销企业和多家传统品牌分割了这部分市场。对于三四线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玫琳凯(中国)的产品价格又偏贵。用大单拳头产品重振市场成为玫琳凯(中国)的重要突破点。”孙谦分析说,
在业内,如新推出的以基因抗衰老概念为支撑的 ageLOC系列产品,就属于大单的拳头产品成功营销的典范。2012年5月,如新大中华区年会前的产品网络预售,仅用3小时产品全部售罄,业绩达到了创纪录的1.2亿美元。
“一套ageLOC护肤品牌至少需要3000元,并且大都和仪器捆绑销售,一次性消费额大。另外一个女性一年基本上需要更换4次产品,累积的年消费额更不容小觑。”孙谦算了这样一笔账,
关键词:玫琳凯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