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质视点>>杂志文萃

同济堂直销起锚

发布人:小蚊子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3-04-25 15:22

主营连锁药房的同济堂,以一次小规模的整合,切入直销。

◎文/《中国直销》记者 刘锐

尽管制药业在直销领域的经历颇为尴尬,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对直销的兴趣。继制药企业涉足直销之后,以连锁药房为主业的同济堂集团也在酝酿自己的直销计划。


伏笔直销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国内名为同济堂的企业有两家,一家是以制药为主业的贵州同济堂,另一家是以医药物流、连锁药房为主业的湖北同济堂。

湖北同济堂集团公司成立于2000年,董事长张美华曾在政府部门任职,后下海经商,以连锁药房起家。通过引进国外药品零售连锁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药店网络,以拓展连锁药店、医院、乡镇卫生院直销,打造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主,现已形成规模经营。

目前,同济堂拥有5000多家连锁药房,位居全国第二,并在十多个省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公司业务覆盖连锁药房、医药物流、电子商务以及健康管理、健康产品制造等领域。

在渠道建设上站稳脚跟的张美华为同济堂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打造健康产业链,即打造围绕着健康的全产业集群。在接受外界媒体采访时,张美华曾提到,“我们提倡的是一种产业整合的思路,就是整合现有的健康企业,大家走向一个联合体。”

据知情人士透露,同济堂筹备直销正是基于这一战略需求,通过直销完善健康产业链。而从张美华公开言论中,可以感受到同济堂对异业合作、个人创业持有很高的包容度,他曾提到,只要有产品资源、渠道资源、技术的人都可以与同济堂合作,公司将为创业者提供后台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负责对接直销业务的是同济堂集团旗下负责渠道的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湖北同济堂药房有限公司与INDO-CHINA和GPC V公司(均注册在毛里求斯)在2007年合作成立,注册资金由原来的5000万元增加到4356万美元。从资质上来看,同济堂完全符合直销牌照申请的基本要求。

据与同济堂接触的直销商透露,同济堂几年前就在谋划进军直销,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不过最近,同济堂通过整合业内资源,终于在直销运营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招兵买马

据了解,与同济堂展开合作的公司名为中天雪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册资金10万元,执行总裁叫肖林。在此之前,肖林及其团队为大连雪奥公司服务,后因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肖林带领团队成员离开,另起炉灶。

一位中天雪奥的经销商告诉记者,8月25日,公司召开了一场高层会议,商讨落实与同济堂的合作方式,而在此之前,公司已经与同济堂签署了合作协议。会议结束时,中天雪奥公司决定,带领所有公司人员并入同济堂,今后统一用同济堂的名义开展直销。

王军(化名)是跟随肖林从大连雪奥转战过来的经销商,是中天雪奥三个团队之一的市场领袖。他告诉记者,中天雪奥曾在今年与天津领先控股集团有过合作,依靠领先集团的实力和名气,吸引到一大批行业人士的加盟,“隆力奇和三生都有团队平移过来,三生的黑龙江分公司经理博恩也加入到了我们公司,现在是我们的执行副总裁。”

但双方的合作却并未能持续多久,据王军透露,合作关系告破的原因在于领先集团许诺给中天雪奥的发展支持并未兑现,二者在合作上的摩擦未能得到妥善处理,而恰在此时,又有中间人把同济堂有意启动直销业务的消息告诉给公司领导,并引导双方进行合作。

王军并不避讳中天雪奥的弱小,并表示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司才需要找到同济堂这样一家具备运营实力的公司作为业务载体,保证长足发展。而对于同济堂为何会与中天雪奥合作,王军则坦承:“人家同济堂很早之前就有经营直销的计划,这次是铁了心要做,不管是否与我们合作,它都会做,有了我们的团队,只是保证它起初的发展踏实些而已。”

同济堂真有王军所言的直销业务经营决心吗,结论揭晓还有待它的未来发展。

编辑:陕丹 vipp-vipg@163.com

(本文刊于《中国直销》2012年10月)

关键词:同济堂  直销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本质视点》全媒体矩阵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