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小蚊子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3-09-11 17:17
质量为本
王爱庭刚到春芝堂时,很多人对老板哥哥的空降并不看好。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相差4岁,性格又完全不同,担心合作起来会有矛盾,不利于公司发展。
但实际上,王爱兴格局大,拓展性强,所以他善于负责把握全局;王爱庭心思缜密,适合将一些决策细化执行。以至于,在被王爱兴“拖下水”这十几年里,他们哥俩越合作越有默契。王爱庭表示,春芝堂之所以能稳健走过15年,就是因为他俩分工很明确。
王爱庭还表示称,公司发展15年来,主要还是以他俩为主导的核心领导层观念一致,行动一致。在春芝堂公司成立之初,王爱庭就在公司门口挂了一块匾,上书“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我们深知,我们不是将这句话挂在墙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春芝堂的每一个行动必须对得起经销商、员工、消费者、党和国家。而且我们的产品要好,价格要让老百姓吃得起,就是所谓的物美价廉。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王爱庭强调称,军旅生涯让他对实事求是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让他对自己和对员工都非常严格,甚至是对弟弟王爱兴。这也是能让企业一直稳健发展不走岔路的重要原因。
王爱庭坦言,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在市面上有很多夸大功效的保健品,还有很多假冒产品,所以很多人对保健品的信任度不高,医生基本也反对使用保健品。
但这并没有阻挡春芝堂做好保健品的信心,王爱庭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正面榜样。春芝堂一直以大蒜油为主导,研发、生产各种保健品,在市场中也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因为质量过硬,工艺专业,以至于很多知名企业都找上门来要求代工生产产品。
春芝堂拥有完整的研发团队和生产线,生产的保健品面向国际市场,甚至60%的产品实现了出口。2012年,春芝堂与日本三生医药株式会社合作,建立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植物软胶囊生产线,目前是中国唯一一条生产线。
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和专注,也让春芝堂得到了来自各界的好评。在春芝堂总部展览馆里面有一面墙,那面墙被大家称之为“荣誉墙”,上面挂满了春芝堂15年来所获得的国内、国际荣誉。
直销决胜
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春芝堂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过去,春芝堂一直集中精力做会议营销。王爱庭坦言,这15年里,春芝堂会销做得最好的时候也就一年10亿元。而即使是中国会销做得最好的公司,一年也不到20亿元。他们感到,这种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春芝堂扩大规模的诉求了,转型成为春芝堂未来做大做强的必然考量。
王爱庭透露,3年前,他们在考虑企业如何转型的时候,一个朋友就建议他们去考察下安利,或许能给企业转型带来更多的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们发现,安利不仅在市场上有相当一批消费者,还有很多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也经常出入安利,看来直销并非之前认为的那么异类。他们还通过与同行业人士的大量交流,慢慢觉得,直销模式也许可以让春芝堂发展得更好。
王爱庭透露,2010年,春芝堂其实就开始了第一次试水直销的经营。不过由于没有经验,没过多久便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没有打消王家兄弟进军直销的念头,反而积累了经验,决定大干一场。
要正式进军直销,必须要有合法身份。于是,春芝堂从2011年开始筹备申牌,并立即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鼎力支持。2012年,春芝堂向国家商务部递交了申牌资料,之后,王爱兴几乎用了一年时间驻扎北京,专门申请牌照事宜。正是因为他的努力,2013年4月12日,国家商务部正式公布春芝堂获得直销牌照,让春芝堂也成为最快速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之一。
这个速度甚至让王爱庭深感意外:“我们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充分,平台建设都还不够完善,时间太短了。其他企业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申请到牌照,我没有想到我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搞定。”
获得牌照,让春芝堂更加坚定了做直销的决心。2012年,春芝堂全面停止了本由王爱庭负责的春芝堂会销模式,将公司全面转型做直销;公司还毅然停止了为其他企业代工的业务,全身心投入直销事业的发展。
王爱兴和王爱庭之前都没有直销经验,但是他们反复总结直销试水过程中的得失,希望将春芝堂发展成为一流的直销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非常依赖对专业人士的引进。比如在拿牌的关键时刻,帮助春芝堂建立直销市场雏形的前直销总经理叶范涛,以及现在肩负重新布局重任的直销大中华区事业部总裁王君平。
就在重庆会议上,王爱庭宣布了春芝堂未来五年的业绩目标——三年实现10亿元,五年内进入行业前十强。
(此文刊于2013年9月刊)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