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夏天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3-03-01 09:22
文/《中国直销》执行主编 黄永健
笔者在采访美国富佑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怀德先生的时候,他对如富迪未来发展核心的描述犹如一个悖论:一边是平台和模式的锐意创新,一边是产品和制度的理性回归。
听了陈怀德先生的具体分析,才明白原来创新和回归并非不可融合——企业发展战略不是逻辑口号,企业发展到每个阶段都有既定的生命路线。
作为一家民族企业,富迪用6年时间杀入中国直销前六名,内资背景企业第二名,这一切的奇迹不可能靠墨守成规来达成。中国直销企业创新的动力源于何处?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发展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中国直销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
中国直销行业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启蒙,随之而来的外资巨头动则拥有数十年的行业资历以及数十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实力、管理、产品、制度、文化甚至公共关系莫不运用得滚瓜烂熟,树立起的森严行业门槛足以阻挡任何有关后起之秀的痴心妄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早期切入的民族直销企业最终归于沉寂的根本原因。
新晋民族企业找到的唯一方式,在于突破业界大佬们一起订立的条条框框。早一批企业中的天狮找到了,但这个情况过于特别不是每个企业都学得来的。直销立法后的一批企业中,正是富迪等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模式,一步步带动了一大批内资企业的中坚力量。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这属于典型的“成长的烦恼”——你不允许小孩犯错,那就相当于不许他长大成熟。因此,政府的严厉监管其实也相对必要,可以避免情况失控。而在一大批新兴力量逐渐长大,直销市场也越趋成熟,市场自己的调控作用将逐渐显现,这个时候政府逐步放松监管的时机也就到了。2013年初,发放直销牌照突然加速也许就是一个信号。
如果说到这里为止还是新企业为了生存空间而创新,那么跳出直销之外,直销企业拥有更大的创新欲望。就目前来看,作为新晋世界直销老大的安利公司2012年业绩为113亿美元,这个业绩甚至进入不了世界500强——虽然这是很多直销企业的终极梦想。如果没有在模式上的创造性变化,这就是所有直销企业的现实天花板。
很多直销企业自己也将这个行业定位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有效补充,而不是主流——因为直销行业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与现在的效率经济格格不入。但在今天,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一切东西都有了变数。就如十年前谁也不敢相信淘宝网一天可以卖出上百亿元一样,今天我们预料不到的世界商业巨无霸,也许就会在直销和网络的结合物中产生。
在网络的覆盖下,世界是平的。到时候,其实一个模式是不是直销都已经不重要。但现在,因为直销的优势和特点还相当明显,因此我们必须维护这个贴在身上的标签,哪怕甚至会为此付出代价。
也正因为如此,直销的很多精髓是非常值得保护和坚持的,比如富迪公司2013年重点倡导的产品导向和制度回归。这是一个直销企业成熟的标志,实现从大到强的交接点。
2013年,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在大量传统巨鳄参与下的直销企业数量增加,以及大量新兴企业在规范运作、品牌建设、理性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行业强大了,生存空间和话语权自然就能争取到。
行业利益高于一切!
(此文刊于《中国直销》2013年3月刊)
关键词:富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