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小蚊子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4-06-17 13:53
《中国直销》执行主编 黄永建
最近和直销企业的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有位朋友刚招了一个新秘书,当说到她的名字有个“缇”字时,大家都恍然大悟——“哦,克缇的缇。”秘书却急了:“不是课题的题,是一个绞丝旁、一个是的那个缇!”我们又集体答道:“就是克缇的缇嘛。”
秘书其实没有错,只是我们入戏太深。
中国直销发展到今天已过去20来年,20年来,中国直销创造了世界直销最大的奇迹,安利、康宝莱、完美、如新、无限极这样的直销巨头们用事实证明了“世界直销未来看中国”。而中国直销行业也越来越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颠覆“无店铺,不广告”的直销旧制,打破“女性为主,产品分享”的发展瓶颈。我们暂时成功了,但是以后呢?
这个行业有句话叫“进来了就出不去了”。随时都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最近见到1991年就加盟雅婷的中国直销骨灰级元老马一平,他被一款沙棘产品召唤到青海康普当总经理了;还有曾经负责完美专卖店管理的李明先生,虽然在防盗锁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最近也开始出现在直销企业的顾问场合……很多人早已习惯了生活中直销的味道,深入骨髓,很难戒掉。
这种情况一般被我们称作“直销的独特魅力”,比如随处可见的鲜花掌声,比如每次半夜会后会之后的疯狂大排档,比如每一次奖励旅游的尽情宣泄,更有说服一个新人报单的满足感,以及看到自己培养的伙伴走上表彰台或订下豪车的成就感……
这样那样的不同感觉让直销这个行业在中国逐渐特立独行起来,伴随着中国直销不可思议的蓬勃发展,伴随着那些泪水、汗水、责任、付出、成就和荣耀织成的五彩瞬间,我们甚至来不及在直销洪流中回头望上一眼——不管外界有再多的质疑,直销似乎天生就是这样。
随着1998年的禁传以及2005年的立法,这个行业更是进入了一种自甘灰色的状态和默认潜规则的怪圈,同时也进一步模糊了行业规则和行业商德的标准。
别人不理解,我们抱团取暖;别人不屑于干,我们用收入来反击他……总之,我们有办法应对一切对我们不利的看法。但是,我们至今解决不掉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直销行业面临着一个整体的负面舆论环境。
“我们再大的成功都必须加上定语——仅限于在你所在的企业,或者至多在直销这个行业受到肯定。”子牛生物董事长瞿吉辉先生在解释他们三个完美金钻为什么要出来创业时如是说。
他甚至为中国直销面临的尴尬现状梳理出了一套理论依据:直销模式借助中国融洽的人际关系打开市场,但是却并没有在具体操作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反而是借着“直销本来就是西方文化”的幌子,将西方的现实主义、机会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最终造成今天的局面。
有人认为,直销行业的整体形象不是可以靠广告轰炸和品牌宣传能够扭转的——雅芳当年以“直销”的名义在央视做广告,结果播放不久,很快就撤掉了“直销”的字眼。很多具有先见之明的直销企业和直销人都相信,直销既然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那么理应建立立足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行业文化,这也是他们正在做的事。但目前看来,迫于市场增长的压力,这些行动大多流于表面。
不过笔者认为,即使这样也应该得到鼓励。我们呼吁更多的直销企业和直销人来面对这个行业命题,并努力寻求破题的方法。很多事,就像我们希望推动直销条例的完善一样,有人去做,不一定马上会有结果,但是如果没人去做,就永远不会有结果。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关键词:直销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