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质视点>>杂志文萃

画者高群博

发布人:小蚊子来源:《中国直销》 发布时间:2013-04-15 13:55

◎  文/《中国直销》记者 刘锐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诗中的奇美之地即安徽九华山。山下,一个距离县城还有50多公里路的小山村,便是安然公司营销精英高群博的出生地。或许是从小便受到宁静秀美田园风光熏染的缘故,高群博的笔锋洒脱,画风清逸,俊秀中流露出朴实。

高群博打小便喜欢画画,并对绘画表现出一种执著的热爱。而山村小学的教学条件有限,图画课只是象征性的开设,美术老师往往是由自己的班主任客串,通常都是在黑板上画一只简笔小动物让学生照着画。高群博喜欢自己琢磨,看着什么喜欢就一遍遍的尝试把它画得逼真好看。那时候,小人书上的风景人物便是他时常临摹的对象,为此,他还干过一件轰动全校的事。

小学四年级的暑假,高群博突发奇想,他要把水泊梁山里的一百零八将全都画出来。“为了那些个水浒英雄,我赔上了整个暑假的时间,整整两个月我甚至都没出过家门。一张纸画一个人,先用毛笔勾勒轮廓,再给关键的地方涂上颜色,以求惟妙。开学第一天我就把画带去学校,引起好大的轰动,那种成就感与自豪感,这辈子我都忘不了。”

初中时,高群博报名参加了国画函授班的学习,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国画训练,主攻写意花鸟与山水。朱耷、郑板桥、齐白石等名家都是他的主要临摹对象,对于“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高群博更是由衷地钦佩和赞赏,一直研习、描摹他的画风,“他的笔墨虚灵散阔,萧然舒缓,浓淡相宜,画风质朴隽永,最能表达素雅淡泊之志,彰显水墨灵魂。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绘画意境。”

大学里,高群博是书画社的积极分子。书画同源,作画之外高群博也临帖练字,追求书与画的和谐。赵孟頫的行书用笔温润圆劲,内藏筋骨,流美于外,是高群博最为欣赏名家作品,为求能兼具神形,高群博花了大量的时间琢磨练习,“如果把我用过的纸剪切成作业本大小模样,半个班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作业本用纸都不成问题。”

“书画都讲究用笔,二者能相辅相成,互为助益。书法的起承开合、气势脉络、收放转折皆有章法,作画同样如此,笔毫在字面上运行,轻重、粗细、正侧、逆顺都要掌握分寸,懂得拿捏,只有将写与画相互衔接,互为参鉴,才能娴熟掌握运笔技巧,更加挥洒自如以展现书画风韵。”

从小时候的无章可循到临摹名家大师,再到娴熟自如地运笔走墨,高群博已在书画艺术世界中行径了30多个年头,但他对书画的那份热忱始终未改,即便如今他的直销事业越做越大,需要处理的事务也日渐增多,他仍然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书画世界中,挥毫泼墨,并与结交到的一批文人雅士,谈书论画,怡然自乐。

当被问到是否想过成为一名专业的书画大师时,高群博干脆地予以否定。大学毕业后,高群博曾经做过当地文化站的一名宣传员,日常工作便是书写各种宣传标语、绘制民俗文化展图等,“本以为将爱好作为职业应该是很惬意的一件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完成任务、迎合需求的写字绘画完全不能表达自己的书画性情,其间毫无乐趣可言,更无创作快感。”

“在养家糊口之外,人总得有点自己的爱好,一方砚台、一瓶香墨、一支毛笔、一张宣纸便是我的心爱之物。我写字作画,无关其他,兴致而已。”

编辑:陕丹 vipp-vipg@163.com 


(本文刊于《中国直销》2012年6月)

关键词:书画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本质视点》全媒体矩阵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