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本小点来源:本质视点 发布时间:2025-08-13 09:37:02
2025年5月22日,阿里健康发布的《青少年膳食营养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新生代家长在青少年营养品上的年均消费支出约3000元,“蓝帽子”产品成为用户首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5~19岁青少年人口到2025年预计达到2.74亿,占总人口近20%。与之相对应,母婴市场规模在2023年就突破了4200亿元,儿童营养品是该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2018年~2023年复合增长率14%。
对于家长而言,营养品已经从“可选补充”转变为“成长刚需”,有公开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4%的受访家长未给子女使用任何营养补充剂。而从阿里健康的数据来看,每年为每个孩子消费在3000元的家长来说,为免疫力消费占比53%,骨骼发育方面占比44%,脑眼健康占比38.6%。
经济日报的报道也显示,2025上半年婴童维矿、碳酸钙、复合维生素等未成年人营养品持续走俏,改善睡眠类、肠胃养护类等类别营养品成交量同比实现超10倍增长;除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的未成年人营养品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30%。
人群画像:“蓝帽子”受追捧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码保健食品监管,通过《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优化蓝帽子认证体系,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阿里健康数据显示,45%消费者选择青少年营养品时,关注其有“更高标准的认证和专利”,48%消费者期待国产品牌的蓝帽子认证,74%消费者表示对蓝帽子标识了解后,一定会优先选择蓝帽子产品。同时53%家长首选“无重金属、农药残留”产品。
从统计数据来看,未成年营养品消费偏好呈现出分龄精细化:0~3岁主攻免疫提升;4~11岁侧重骨骼发育与挑食改善;12~18岁聚焦脑力护眼。
产品创新来看,由于受众是未成年人,很多家长会优先选择孩子更加适口的产品,例如软糖剂型(78%),兼具水果口味的营养品销售增长显著。同时,便携性不足、口味不佳导致的抗拒及吞咽困难时青少年营养品消费的最大痛点。
政策监管:筑牢安全基石
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与标准也正在提升,相关部门正在通过优化注册备案机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持续完善和细化未成年人营养品标准体系(如分龄营养成分、添加剂限量、安全性评价等),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这些措施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未成年人营养品的安全、健康与有效,切实维护未成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扎根大健康产业的相关企业,应当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摒弃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转向以创新驱动、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核心的良性发展模式。根据前述消费画像来看,品牌可以基于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如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差异化营养需求,研发更具针对性和功能性的产品;关注未成年人接受度,在确保添加剂规范使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探索开发如软糖、咀嚼片、果冻等“零食化”剂型,提升产品适口性与依从性;持续投入研发,优化配方工艺,严格品控管理,全面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安全性,以创新实力和过硬品质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未成年人保健品市场在育儿焦虑与消费升级中狂奔,但监管层面的严控正倒逼行业从“泛功效宣传”转向“科学分龄+有机安全”。可以预见,那些拥有蓝帽子认证、精准配方技术与可持续供应链的品牌,将在这个千亿赛道中占据核心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