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我叫李晓芸,今年6月刚刚加入某健康品牌,是一名连微信社群都不敢随意拉人的“超新小白”。每当团队要求我做线上微课堂,我就手心冒汗,PPT做了20页,越讲越乱。我只恨没有一套拿起来就能念的傻瓜模板。
恳请你们牵线,邀请实战大咖为我这样的新人量身定制一篇“迷你产品课”脚本,最好能让我拿来就用。我愿意实时反馈使用效果,供更多新人参考。
谢谢老师,盼复!
行业总在强调“回归产品”,可真到培训一线,又常常流于口号:要么把产品说明念一遍,要么用夸张疗效吓人。结果,老会员背不下卖点,新客户更不敢下单。
尤其是在当下短视频时代,很多企业都期望经销商和消费者能成为“用得好、愿意说、长期推”的三好用户。虽然直销企业也有不同类型的培训,但是一些新人依旧不得要领。
本质视点应热心读者的请求,采访了不同直销企业的三位培训师,总结了一份精炼的产品课程模版,以供大家实战参考。
一、先想清楚:我们到底在卖什么
当下时代,“产品好”只是入门券。消费者打开小红书、抖音,一分钟能刷到十条同类商品。他们最怕的不是贵,而是“被忽悠”。所以,我们卖的不是瓶瓶罐罐,而是一份“可信的解决方案”:
1.它能不能解决我的具体烦恼?
2.有没有看得见、查得到的证据?
3.别人用得怎么样?我能不能轻松学会?
二、一堂课只干三件事
1.让新人听得懂——用家常话讲效果。
2.让老顾客愿意转——给现成的转发素材。
3.让自己心里踏实——绝不踩红线,说到哪都有出处。
三、五步流程,一步不落
1.破冰:先聊生活,再聊产品。
例:今晚有多少人又在床上刷手机到1点?失眠的打1。——一句话就让全场对上暗号。
2.讲原理:只说“它能帮什么”,绝口不提“包治”。
讲述可以套用公式:现象→原理→官方结论。例:“睡不好是因为GABA不够→这款片剂补足GABA→国家市监总局批准‘有助于改善睡眠’”。屏幕上只放这三行,简单醒目。
3.上证据:一页截图,一条备案号。
把权威期刊和备案信息放在同一张图里,现场扫码就能保存。不念长论文,只告诉观众:出处在这里,随时可查。
4.看案例:普通人的30天打卡
例:用竖屏短视频放三位素人:一位宝妈、一位程序员、一位夜班司机。结尾统一出现“睡眠分数提升23%”。没有奇迹,只有数据。
5.教用法:一分钟就能学会的“睡前仪式”
一张图写三步:几点吃、吃几片、配温水。再送一个微信小程序,输入年龄体重自动生成提醒。
四、避坑指南:这些词一句都不能说
1.“治愈”“根治”“替代药物”——只要出口,平台算法直接限流,市监部门可能立案。
2.极端病例——“晚期癌症好转”之类故事,无论真假,都会被截图举报。
3.恐吓+救赎——“你再熬夜就完了”这种套路,年轻人反手一个“举报封建迷信”。
五、结尾怎么收?三句话就够
1.今天我们把“睡不好”拆成了看得懂的数据。
2.想试的,扫码领试用装,7天无理由退。
3.已经用的,把刚才那张“睡眠分数”打卡图转发朋友圈,凭截图来领复购券。
六、给刚入行的你三个提醒
1.不要背整本说明书,PPT超过10页,别人就刷手机了。
2.不要背别人的血泪故事,讲自己或身边人的真实小改变就足够。
3.不要急着成交,先让听众带走“可信”两个字,订单自然会来。
一句话总结:2025年的产品课,说人话、给证据、留余地,就是最好的成交方式。
关键词:直销实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