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小布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IT之家、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20-02-06 17:17
淘宝天猫针对口罩类商品违规销售行为实行最严管控。2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公布了疫情期间严控商品质量及违规商家的治理情况:截至目前,已永久清退15家涉嫌销售问题口罩的店铺,其中5家被移送执法机关。
据阿里平台治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阿里已拦截、删除可疑问题口罩57万件,15家店铺因严重违规被永久清退,其中5家被移送执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的不法分子,阿里安全还协助全国14个省份30个地市公安机关,侦办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违法案件1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名。
据介绍,从1月中旬起,阿里对口罩等类目商品加强资质审查,利用算法技术和长期积累的打假经验,对不实宣传、滥发商品、疑似假冒伪劣等行为均从重从严从快处理,从限流、屏蔽、下架相关商品,到直接永久关闭问题店铺,淘宝也在阶段性的同步公示违规处罚名单。
“我们在此呼吁所有电商平台,携手将问题商家拉入黑名单,断绝他们在其他平台继续作恶的机会,一定要让违规者付出最沉重的代价。”阿里平台治理部相关负责人说。
2月4日,拼多多“抗疫工作组”公布了疫情期间平台医疗卫生商品管控治理情况。自1月23日至2月4日20时,因涉嫌临时调价、虚假发货和商品质量等问题,平台已在商品的上架前后累计拦截及下架了500715件商品。根据平台与店铺的商事约定,对涉及虚假宣传和蹭关键词的超过6000家店铺采取限制商品发布等处理措施,关闭清退超过40家店铺。
拼多多“抗疫工作组”组长傅正表示,在口罩供需失衡的情况下,为避免消费者利益受损,平台已针对疫情相关医疗卫生商品启动特殊预案。在店铺的全部已售商品中,一旦发现货不对版、严重质量瑕疵等问题,拼多多将对该店铺同批次商品的全部订单进行自动全额退款,不需要消费者发起任何申请。
傅正表示,“特殊时期的应急预案,首先要激励和确保商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急需的医疗保障商品,在这一基础上,平台要升级治理规则以保证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
以口罩为例,傅正表示,从平台用户搜索量数据估测,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者日均口罩的需求量短短两天内就达到上亿规模,而与此同时,媒体报道认为即便不考虑春节假期影响,中国的口罩产能也仅为日均2000万只,中间存在着大量供需缺口。
据了解,电商行业面对此种供需短时间失衡的情况,惯常做法是“边审核资质上架,边严格治理”,即先保证消费者“买得到”,再通过严格的治理手段来确保“买得没问题”,出现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该下架下架,该退款退款”。
本轮疫情发生之前,拼多多已经要求医疗类用品经营商家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提供商品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本轮疫情爆发后,拼多多对医疗类用品经营商家进一步加强管控,运营人员密切跟踪商家库存及发货情况,保障商品质量。同时,平台会随时监控商品售后数据,并对重点商品进行抽检。
傅正介绍,平台端的抽检主要是由拼多多“抗疫工作组”对商品及订单进行单独审核,并进行以每个SKU为颗粒度的抽检。如发生货不对版等客诉问题,拼多多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赔付,同时对相关店铺进行严格处理。例如,在对一起口罩污渍案件进行彻查的过程中,虽然查清网络流传的“几大电商先后出现血迹口罩”纯属谣言,但平台依然对该批次消费者进行了批量赔付。
一边是大量商品极速上架,平台提供不限量补贴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边是平台24小时不间断的拦截监测和自动赔付。如此一来,构建了“供应有序、质量可靠”的疫情期间电商消费生态。
京东则面向平台25万商家推出了11项补贴支持措施。
为稳定平台经营秩序,京东按照平台规则,于1月28日、1月30日和2月2日,对处罚的违规商家进行公示,并清退了严重违规的7家商家,且永不与其合作。
对于清退商家违规发布、售卖商品产生的消费者投诉、售后问题,京东将冻结违规商家货款,并协调监督商家妥善为消费者解决投诉和售后问题。
早在1月22日,京东便发布公告称,对平台商品也进行了严格的管控,禁止销售口罩的第三方商家出现涨价行为,一旦确认第三方商家的商品价格异常上涨,会第一时间下架违规商品并对违规商家进行相应处理。
淘宝平台被封店铺名单:
拼多多平台被封店铺名单:
京东平台被封店铺名单:
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国市场监管报、IT之家、西安晚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