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质视点>>最新资讯

聚焦丨淘集集缺乏理性“烧钱” 互联网产业仅靠烧钱难续命

发布人:小布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9-12-12 09:07

    淘集集之败,并非败在社交电商本身,而是败在缺乏理性的“烧钱”。高度竞争的互联网产业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仅靠“烧钱”已越来越难以立命。在今后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流量依然重要,但决定新生互联网企业命运的,并非仅有新用户数,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解决用户的“真痛点”

  曾经号称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获得了1.36亿用户的社交电商淘集集在挣扎良久之后,于12月9日正式宣布破产。高性价比产品、低线市场、庞大的用户数……一系列“看上去很美”的关键词,都未能将淘集集拉出“泥潭”。

  淘集集之败,并非败在社交电商本身。从云集到拼多多,社交电商依然风生水起,这一模式带来的高黏性和高复购率依然释放着能量,对于“有闲”的低线市场用户来说,社交电商甚至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从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动作来看,低线市场依然被视为未来电商发展的“造血机”,它不仅提供着大量“萌新”用户,也在为制造业转型提供着充满特色的新需求。

  可以说,淘集集之败,败在缺乏理性的“烧钱”。“以补贴换流量,以流量拼未来”曾是屡试不爽的中国互联网“游戏规则”,一场场让消费者记忆犹新的“红包大战”,曾经成功拓展出从外卖到出行的一片片互联网细分市场。滴滴和美团“烧”出的“明天”,为什么没有复刻在淘集集身上?说到底,高度竞争的互联网产业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仅靠“烧钱”已越来越难以续命。

  一方面,社交电商模式大多雷同,缺乏差异化的竞争,“不买东家买西家”,仅靠补贴换来的“欢迎光临”,并不能成为对用户持久的吸引力,一旦受到更大、更有钱的平台挤压,生存空间迅速变得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诸如O2O、共享经济等一系列“大坑”之后,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产业的投资也变得越来越理性,特别是在细分领域,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只有先站上赛道全力狂奔的“老大”,才能真正吸引资本方投入“真金白银”,中小平台想单纯通过“烧钱”后来居上,希望正在变得越来越渺茫。

  在今后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流量依然重要,但决定新生互联网企业命运的,并非仅有新用户数。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解决用户的“真痛点”,而非仅仅是响应“伪需求”,在“低价”之外,是否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独创服务,是否能形成可以自圆其说的商业逻辑,这才是企业能否存活的基础。同时,还要冷静理智地规划扩张,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要对资本持续“输血”抱有过高幻想。

  只靠“烧钱”,“烧”不出明天,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加速从野蛮生长向理性发展过渡,“虚胖”不能持久,强身健体方有未来。

关键词:淘集集  电商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本质视点》全媒体矩阵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