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质视点>>最新资讯

资讯 | 新办法出台 保健食品能否“管住管活管优”?

发布人:藤条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时间:2019-08-21 09:23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祛痘养颜促睡眠,解酒护肝排烟毒……随着养生保健成为时尚,保健食品行业乱象层出。百姓如何正确理性消费保健食品?如何为保健食品“管住、管活、管优”提供制度保障?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指南涉及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办法涉及市场准入,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和促进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将给保健食品消费带来里程碑式的影响。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但有的推销人员常常“忽悠”消费者,有的甚至把保健食品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坑老骗老。现行的保健食品标签管理,虽然要求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但标签上仅仅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而且声明标注的位置和大小也没有具体规定,企业往往把它标注在不显眼的位置,字体也很小,让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营销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稽查专员张晋京说,此次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对企业标签标识内容进行规范指导,特别是对标注警示用语提出明确意见,设置警示区、提高关注度,标注警示语、提高认知度,规定面积大小、提高辨识度。

指南提出,警示区必须设置在最小包装物的主要展示版面上。在标签上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语,将保健食品与药物进行明确区分,提示消费者慎重选用。警示区面积不少于其所在版面的20%。规定印刷字体,提高清晰度。警示用语使用黑体字,让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看得更加清楚。

“保健食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希望通过标注警示语,让企业郑重声明,让公众明白消费。在保健食品标签上,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的标注,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根据身体需要慎重选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说。

人们在选购食品时都比较注意查看保质期。然而,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反映,标签上的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难计算”。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要求保质期显著标注、容易辨识,但如何标注,规定得不具体。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周石平说,指南对保质期的标注作了进一步规范。将保质期的标注统一按照食用截止日期来标注,就是按照“保质期至某年某月某日”的方式进行描述,与生产日期的标注形式相统一。要求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容器)上的明显位置清晰标注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如果日期标注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话,应当准确标注所在包装物的具体位置。保质期标注应当与所在位置的背景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让消费者容易识别。

周石平介绍,指南除规定标签上显著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警示用语、保质期外,还对标签标注服务电话、经营场所标注消费提示等也做了详细要求。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孙梅君介绍,《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正是清理整治行动方案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保健食品实行备案和注册审批。对保健食品原料和保健功能实行目录管理,是实现备案和注册“双轨制”的重要基础。《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对“两个目录”的管理,为保健食品“管住、管活、管优”提供制度保障。

据介绍,关于调整完善保健功能声称、修订检验评价技术规范的两个文件,目前已经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将在完善成熟以后发布实施,为提高上市产品质量奠定基础。(记者赵文君)

关键词:保健食品  新办法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本质视点》全媒体矩阵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