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质视点>>最新资讯

聚焦丨法制日报评论:舆论对直销企业有误解,给合法直销企业良性发展空间

发布人:小布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19-06-19 09:05

权健事件以后,部分媒体,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中国的直销企业都是打着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直销变成了传销的挡箭牌”。这些说法影响了很多人,也让直销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寒冬。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吗?又有多少直销企业已经沦为了传销呢?

面对人们对直销企业的不理解、不信任,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家13个部门联合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17万人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与人们对直销企业的想象相去甚远。

从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上公布的“百日行动”100个执法典型案例看,没有一起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涉嫌传销的案例。这种强烈反差似乎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舆论对我国的直销企业有着很深的误解,对直销与传销在法律上的区别了解不足。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直销是合法的经营模式,直销企业也是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企业。直销,作为一种世界通行的销售方式,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创新了营销模式;另一方面也因为追求快速发展等原因,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早期公众对直销与传销的区别缺乏了解,也影响了直销企业的形象。

为了进一步规范直销打击传销,2005年,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了《直销管理条例》,此条例对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直销管理条例》颁布的同时,国务院还出台了《禁止传销条例》,对照两个条例,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依法保护和支持直销经营,打击传销活动的力度与决心。也正是这两个条例的公布和实施,不仅让我国执法部门规范直销打击传销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直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权健的违法行为不但给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也让人们对直销产生了信任危机,这对我国众多从事保健品经销的直销企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权健的行为是个案还是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呢?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典型案例应该给了我们一个权威性的答复,大多数直销企业都是在合法经营,即使有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与传销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否则“百日行动”中不会一家都没有查出来。

权健事件的确暴露出我国直销企业发展不规范的问题,毕竟人民群众对保健市场乱象一直有反映,有不满,依法规范这个行业也是推动直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手段。

但是,就此将直销一棍子打死,认为“中国的直销企业都是打着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显然也有失偏颇,至少在法律上是说不过去的。什么是直销?什么是传销?我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凡事要于法有据,是直销还是传销要依法判断,既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凭感觉猜测。权健事件以后,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说了一些缺乏法律依据的过火话,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一些保健品企业不敢宣传、不敢正常经营,这无论是对整个行业还是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保护企业依法公平有序竞争,是法治国家的本意,客观、理性分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是媒体的责任。不能让一些不客观的评论、说法,成为整个直销行业规范发展的枷锁。

关键词:直销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本质视点》全媒体矩阵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