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离人来源:无限极 发布时间:2014-11-19 14:45
● 历经三年“李文达大桥”正式通车
2011年,李锦记集团向家乡新会捐资7650万元人民币,用于兴建“李文达大桥”和“无限极大桥”及其它基础设施,其中“李文达大桥”经过筹备,于2012年7月18日正式动工。大桥工程全长1.29公里,主体长617.54米,工程总投资7506.63万元。大桥通车后与相邻的黄克竞大桥,构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并肩跨过潭江,大大完善和提升了该地区的交通路网。
“李文达大桥”通车仪式嘉宾合影
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以及家族成员,广东江门新会区区委书记魏志平、副书记文彦等当地政府领导共同出席了“李文达大桥”的通车仪式。
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在仪式上表示:“很高兴见到‘李文达大桥’的建成能够为新会缓解路面交通的堵塞,让当地居民受惠于经济发展。相信到2016年,当‘无限极大桥’启用后,会进一步协调当地运输网络,对新会区投资环境、社会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再一次感谢各位新会区领导给予李锦记多年的指导与支持,令李锦记与新会区得以互相扶持发展、共享成果。”
“李文达大桥”正式通车
通车仪式现场,“李文达大桥”桥底聚集了附近自发来现场见证通车仪式的村民,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从全新的李文达大桥穿梭,他们一致鼓掌欢呼。
● 李锦记“创业精神楼”隆重开幕
除“李文达大桥”正式通车这一喜事外,李锦记集团还举行了“创业精神楼”暨“百年味道”展览馆开幕仪式。李锦记“创业精神楼”位于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是一座集现代化检测中心及展览用途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
“创业精神楼”暨“百年味道”展览馆隆重开幕
其中,特别建造的李锦记“百年味道”展览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影音以及实物等,全方位展示李锦记创业126年以来的发展历史,是李锦记“思利及人” 核心理念传承及企业文化展示的平台。从李锦记的开创、发展、崛起、腾飞、闻名世界,到创新求变、回馈社会、共享成果,李锦记百多年来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传承,充分展示了一个百年家族企业的千锤百炼、薪火相传,开创百年传奇。
● “百年味道”展览馆传递百年精神
正如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指出:“‘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是李锦记集团第一个使命,我们立志透过李锦记的酱料产品,把中华美味的饮食文化推广到世界每一角落。而这个展覧场馆的设计正是要展示出自1888年我的曾祖父李锦裳先生发明了蚝油后,李锦记百年来,四代人艰苦奋斗、追求这个使命的发展史。我们更希望到访者在参观过程中,能体会到李锦记今天成就的背后是坚持‘务实、诚信、永远创业精神、思利及人、造福社会、共享成果’的核心价值;不断与时并进、超越自我、创造历史。”
李锦记创业精神楼暨百年味道展览馆精彩开幕
李惠中先生表示:李锦记家族的宏愿是“延续家族历史,为中华民族创造历史,成为家族企业的典范”。希望这“百年味道”展览馆,能让参观者更深入了解李锦记的家族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精髓,并为其他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思利及人,李锦记一直在行动】
“思利及人、造福社会、共享成果”,李锦记始终秉承这一核心价值,积极发起和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赢得社会各界的诸多认可。
2006年李文达先生捐资1000万港币,在清华大学建立“李文达医学及生命科学图书馆”。
2008年李锦记为四川大地震捐助逾人民币2000万元现金和产品。
2011年李锦记捐资500万援建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大桥镇博爱学校。
2011年李锦记捐资7650万元,在广东江门建设两座大桥和支持公益事业。
连续八年参加“中华健康快车”,累计捐款数百万元
2013年为四川雅安地震捐资250万,支援灾区建设。
在家乡新会的建设上,李锦记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截至目前李锦记集团已向新会区捐资超过1亿元。其中,在新会区的敬老、教育等方面的捐资超过3000万元,包括在家乡兴建李文达中学并设立奖励助学基金会。
李文达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新会是李锦记的根,我们在离开家乡超过100年之后,决定于1995年返回家乡投资设厂,我们捐资兴建将于今明两年动工的两座大桥,是为了支持家乡公益交通和经济建设,让家乡人民共享成果。”
思利及人,李锦记一直在行动!
关键词:李锦记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本质视点官方网站(focusbz.com) 重庆本质视点传媒有限公司 涉企举报专区 渝ICP备2025057177号-1
邮箱:bzfocus@163.com 邮编:4000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五一路99号二单元19-10